首页 > 公示公告 >>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云南省候选人推荐公示
【字号:
【打印】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云南省候选人推荐公示

2022-11-15 来源:云南省文明办

根据中国文明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关要求,现对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云南省拟推荐的李一飞等12名候选人予以公示。

广大干部群众对所推荐对象如有异议,可通过来电、来信等形式向云南省文明办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请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2年11月15日至20日

联系人:云南省文明办思想道德建设处 刘圆

联系电话:0871-63992077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8号

邮编:650228

2022年11月15日
云南省文明办

 

李一飞:90多岁的老党员30年执着一件事:资助困难学生圆梦

李一飞,男,汉族,1928年8月生,中共党员,已离休。

自1992年与云南希望工程接触至今,李一飞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圆困难学子上学梦。30年来,他累计捐款922万余元,资助了26个民族共370名贫困学子;他走遍云南30个县区、80个乡镇、145所乡村学校,行程达15000多公里,深入云南希望工程项目点11次,累计看望受助学生183名,走访特困户家庭28户,巡视希望小学建设工程质量88所。他曾获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先进离休干部、希望工程贡献奖、全国最美志愿者、老有所为奉献奖、最美退役军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等多项荣誉。

结缘希望工程

1949年,李一飞跟随陈赓、宋任穷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广西南宁抵达昆明,滇南战役之后,李一飞就留在了云南,1951年去重庆读了军校,1953年回到云南,他被安排到军区营建委员会,负责全军区营房、基地、仓库建设,1983年离休,离休前任昆明军区后勤部营房部副部长。

1992年5月27日,李一飞被《人民日报》上一则大别山女孩因家境贫困上不起学的希望工程筹款案例所触动,并开始了第一例一对一助学。

为充分了解受助孩子的基本情况,执着的李一飞总是自己到一线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他戴着一顶志愿者小红帽,拿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先后走遍云南30个县区,用脚步丈量着他时时挂念的农村。从那时起,李一飞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离退休金救助10来个孩子。

定向资助少数民族女生

“最多的一年救助了17个孩子,而且都是少数民族的小学生,一翻资料发现基本全是女生。”李一飞说,那个时候,失学辍学儿童里百分之七十是少数民族,且大多数是女生。了解情况后,李一飞定下了标准,定向资助少数民族困难女生。

李一飞的公益理念一直在与时俱进,从一开始的资助少数民族女生,到义务教育普及后转而资助大学生。

从第一次资助到如今370名困难学生获资助,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衣物捐赠到一个个装满学习用具的爱心包裹。包裹中是李一飞精心挑选的耐用结实的布书包,里面装有60本各学科的作业本、铅笔盒、铅笔刀等文具,新华字典、成语词典、数学解题手册、语文造句、错别字手册等辅导书籍,家庭疾病防治手册,甚至还有部分品种果子培养与种植的农业技术书籍。

希望100岁前资助满500名学生

多年来,李一飞总是孜孜不倦给孩子们写信回信,用一封又一封的信件改变了无数孩子的生命轨迹。

如今李一飞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便是装了整整三箱写满孩子信息和编上编号的信。知道孩子们收不到信会着急,李一飞有信必回,他有时还会用信件与老师交流教育方法。某次,遇到一个傈僳族的孩子因为汉语不好成绩跟不上,李一飞一直写信托付老师要耐心教导,后来老师去孩子家里把李一飞写的信念给孩子的爸爸妈妈听,之后全村的人都来听了,村里的老乡们很是受用,觉得一定要让孩子把书念完。

如今,李一飞94岁了,他的生活有两件事很重要:一件是争取在自己100岁时资助500名学生,另一件是见证受资助的370名学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张保益 :离休老干部无私捐资助学16载,自愿捐赠遗体倡新风

张保益,男,1926年7月生,汉族,北京通州人,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56年6月入党,2022年6月3日去世。曾任云南日报社秘书处副主任,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处长,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安置处处长。他早年投身革命,转战南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1986年2月退休以后,依然情牵百姓、心系发展,长期资助贫困学子。他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生前遗愿,将遗体无偿捐献,为医学事业作贡献。

乐学善思,勤修不辍品自高

1986年,张保益退休以后仍然关心社会的发展建设,他时刻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楷模。每月局机关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学习,他不顾腿部疾病,风雨无阻,按时参加学习。他经常对身边的老同志说:“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经常学习能够锻炼脑子,保持清醒,防止老年痴呆等疾病,可以为国家减少负担,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乐学善思,经常深入基层做调查,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以德治党浅见》《关于省老年大学建设的建议》等几十篇调查报告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推进云南老干部工作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心怀大爱,捐资助学传真情

退休以后,张保益用实际行动发挥余热,努力回报社会。2006年,他从《都市时报》看到一则报道,了解到许多学生因家庭贫困,甚至交不起大学学费,心里感到很难受。随即,他拿起电话向报社询问,表达了自己结对捐助学生上学的愿望。此后,张保益每年都要从离休费中拿出近万元,帮助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他长期资助的贫困学生中,有3名考上了大学,后来毕业参加了工作,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每当遇到社会公益活动,张保益都二话不说倾力相助。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他向灾区捐款4200元。2011年10月,共青团云南省委等单位发起“福贡县山区小学‘爱心床’一助一希望工程劝募活动”,张保益从新闻媒体上看到消息后,捐款2400元,为福贡县一所小学购买了4套床具。2012年5月,《昆明日报》报道云南昭通巧家县荞麦地乡发泥村小学的一些学生家庭贫困,衣着单薄,他马上为小学寄去2000元,帮助他们购买衣物、抵挡严寒。2012年6月,张保益了解到云南省委老干部局扶贫联系点小学的孩子们缺衣少被,有的冬天光着脚板,连鞋都穿不上,他立即到银行取出4000元,委托单位给学生购买御寒衣物,并再三嘱托:“捐助时请以云南省委老干部局的名义,不要说我的名字。”像这样的捐款,不知有多少次,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时已94岁高龄的张保益拿出3000元交给党组织,郑重地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些微小的力量。”

豁达超脱,捐赠遗体倡新风

2006年6月的一天,张保益给昆明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无偿捐献遗体的意愿。对方回信表示感谢,寄来一份《志愿捐献遗体表》,要求必须征得儿女同意并签字,再盖上所在单位公章。收到表格不久,张保益马上同儿子女儿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人死了大办丧事很浪费,花钱买墓地也没有必要,捐赠遗体是最好的选择!”最终,3个儿女尊重他的想法,在表格上签了字,完成了他捐献遗体的愿望。他还详细安排了办理程序:去世之后,儿女通知昆明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让他们来运走遗体即可,不举行悼念活动。

2022年6月3日,张保益去世,把“最后一捐”献给国家医学研究事业,他那博大、无私、宽广、高远的胸襟,影响和感动着身边的人,在云南人民中树起了一面火红的旗帜。

 

李汉章:“代理爸爸”20年坚守,用爱为孤残儿童撑起“温暖的家”

李汉章,男,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团街镇龙海村委会杨家村党小组组长。从2002年接触儿童福利事业至今,他已经在杨家村儿童康复中心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0年,曾先后获得“全国五好家庭”“昆明市道德模范”“最美昆明人”“昆明好人”“昆明市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播撒爱的种子,为孤残儿童构筑起幸福家园

2002年6月,在昆明儿童福利院的家庭寄养项目落地杨家村后,李汉章就带着村里的13名村民参与寄养,成为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寄养爸妈”。谈及选择当寄养家庭的初心,李汉章和妻子张继珍说:“昆明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说了这个项目后,本来心里没底,只是打算上昆明去看看这些孩子。可一见到他们,心都软了,心里想着再难也要养好这些娃娃。”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孤残儿童在杨家村找到了家,李汉章也成为了孤残儿童的“代理爸爸”。

无私奉献,精心呵护孤残儿童健康成长

2002年底,李汉章家又寄养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的情况比2002年6月寄养的那个孩子更糟糕,都只有一岁多,生活没办法自理,需要人24小时照顾。于是,38岁的李汉章放弃了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和妻子张继珍一起当起了全职代理父母,李汉章的女儿也协助父母带孩子。李汉章说:“每天都是洗不完的衣服,一院子都晾满了尿布。三个孩子都不会说话,不过到了后来我们就有经验了,一看娃娃的表情就知道他是饿了还是想上厕所。”其中的艰辛不一而足,但李汉章一家并没有放弃,他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为3名孤残儿童撑起了温暖的家。

用心浇灌,点亮孤残儿童康复梦想

每天,孩子们见到李汉章夫妻俩,都会本能地伸出小手,叫爸爸妈妈,这让他们很感动,他下决心要让生活在杨家村的孤残儿童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快乐生活。

他提出杨家村寄养家庭要以“阳光、自信、独立”为培养目标,从心理、行为等各方面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他常常说:“人的潜能是很大的,你只要把它完全挖掘出来他都可以做到。”

为让杨家村的孤残儿童更好地成长,他积极筹措资金,借助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提供的康复资源以及妇联组织经过协调向有关部门争取的体育锻炼器材,有针对性地为杨家村每一户寄养户的孩子定做了康复器材,逐步实现了让“躺着的脑瘫孩子坐起来,坐着的脑瘫孩子站起来,站着的脑瘫孩子走起来,走着的脑瘫孩子能跑起来”的康复目标。

二十年来,在李汉章的带领下,杨家村全村76户村民从最开始的23户寄养户、寄养孤残儿童51人,发展到最多的时候有54户寄养户、寄养孤残儿童169人。许多附近乡镇的村民也纷纷到杨家村学习,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王建华:企业家勇担社会责任,疫情期间坚定保障物流通畅

王建华,男,汉族,1972年8月生,楚雄州南华县腾龙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楚雄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2005年,王建华创办了南华县腾龙物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公司从最初的2辆车、5个人,到现在拥有各类运输车辆986辆、年吞吐货物量730多万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9项,成长为国内国际危险品运输、国内国际普货运输、货物仓储、汽车修理、汽车配件销售、车辆检测、劳务派遣、车辆租赁、驾驶培训、市场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解决了5230名农民工就业问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近年来,王建华先后获“楚雄州首届青年创业奖”、第七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等荣誉。

冲锋在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带头冲锋在生产运输一线,对滇西片区进行突击保供运输。经过数日奋战,累计完成1000余吨油品保障运输,有效保障了滇西片区的油品正常供应。此外,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先后到玉溪拉运消毒酒精和消毒液22吨,到瑞丽口岸拉运20万只防护口罩、捐款10万元,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捐献医用防护N95口罩1060只,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爱心传递千里

2020年2月20日,一批由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和南华县群众共同捐赠的酒精、鸡蛋、蔬菜等物资急需运往湖北省咸宁市。面对疫情期间物流运力紧张的情况,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王建华主动请缨,千里驰援湖北咸宁,支持当地抗击疫情。

热心公益事业

王建华始终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服务”的宗旨,刻苦钻研、积极向上,服务群众、默默奉献,投身各项工作中。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参加公益慈善事业,捐助贫困大学生,向地震、干旱灾区捐款捐物,并开展慰问“五保户”、看望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捐款捐物达106万元。

带动群众增收

2016年以来,他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契机,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动员当地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贫困户等进行电商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为农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和指导,并安排适当岗位优先保障贫困户就业。他还先后安排25名贫困户家庭子女到公司免费学习驾驶技能,取得驾驶证后推荐就业或安排在公司就业。

 

张桂仙:交投系统岗位能手17年坚持,无偿献血9千多毫升

张桂仙,女,白族,1980年2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西管理处昆明西收费站收费员。

在工作中,她是业务精湛的岗位能手;在生活中,她是知冷暖、会疼人的“大姐”;在社会公益人眼中,她是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昆明好人”。

热心公益,无偿献血

工作之余,张桂仙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努力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2004年,张桂仙路过昆明东风广场,看到一辆献血车停在广场上,车旁的展板正在宣传一位献血43次的老人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的张桂仙毅然走进了献血车,光荣地献出了人生的第一个200毫升血液。她说:“我不知道谁会是这份爱心的最终受益者,但我相信在紧要关头会对其他人有所帮助。”自从第一次献血后,张桂仙坚持无偿献血17年,参加无偿献血29次,献血量达9100毫升。一本又一本无偿献血证,代表着张桂仙一次次爱心献血和一次次爱的奉献。

身为“昆明之美”志愿者公益团队的一员,她跟随“昆明之美”志愿者公益团队,用一次次公益活动为昆明的美丽添砖加瓦,她还经常带着儿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让公益的种子根植在儿子心中。张桂仙把流浪者当亲人、把低保户当亲戚、把困难群众当家里人、把灾区群众当远亲,在每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活动中,她都会热情地为拾荒者们送去包子、鲜花饼、矿泉水、稀饭等物资,为流浪者理发。节假日,张桂仙和志愿者们会为流浪者发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冬天的棉衣棉被,她也经常参加滇池放鱼、关爱红嘴鸥等公益活动。

2018年5月开始,张桂仙先后多次参加昆明市及昆明西山区、官渡区市民文明巡访团志愿服务巡访工作,为昆明人居环境改善和社会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总是说:“我做的这些虽微不足道,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创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巩固和深化创文成果,让文明成为春城最美的名片。”截至目前,张桂仙已参与市民文明巡访团志愿服务活动巡访100余次,参加“昆明之美”公益活动92次。

拾金不昧,拒绝回报
2011年11月22日,张桂仙到银行自动取款机查收工资时,发现取款机内有一张还未退出的银行卡,卡内存款余额20多万元。20多万元对很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遗失了,那将是很大的经济损失,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银行卡交给了银行工作人员。在失主找到她并给予她物质上的感谢时,她微笑着拒绝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新文 :应急烈士激流中奋不顾身抢险救灾,为保民平安英勇牺牲

李新文,男,汉族,云南丘北人,中共党员,1976年4月生,1998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系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股股长、四级主任科员。工作24年来,他始终坚守工作一线,不争春秋,恪尽职守,甘当为民造福的“螺丝钉”;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勇做保民平安的“守夜人”。2022年5月27日,李新文同志在参加文山州丘北县平寨乡抗洪抢险行动中不幸牺牲,享年46岁。

2022年6月,李新文相继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被中共文山州委追授为“文山州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追记二等功。

洪峰来袭,用生命赴使命

2022年5月26日至27日,文山州丘北县境内普降暴雨,全县12个乡镇75个村委会699个村小组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侵袭,38万余户1764万余人不同程度受灾。

5月27日0点19分,刚刚从八道哨乡洪涝灾害处置一线返回县城的李新文,再次接到应急局领导指令:平寨乡木柏村委会纸厂村河水暴涨,有2人被困,房屋已被洪水淹没三分之一,存在倒塌危险。还来不及喝上一口水,李新文等4人立即奔赴纸厂村开展救援。

一路大雨滂沱,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淹没在黑暗之中。昏暗的车灯映照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险。凌晨1时50分许,终于到达距离被困人员不足150米的地方,与平寨乡干部、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会合。

借着闪电的光亮,被洪水围困的房屋依稀可见。但大家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平日里跨步可过的黑纳河,此时水面暴涨至近20米宽,天黑、雨大、水急,河面上仅有的一座混凝土桥此时被洪水淹没,消防救援的橡皮艇也没法划过河面。暂时没办法过河,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只能在河边大声呼喊,希望被困的群众听到后先行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但一直没有回应。

大约十分钟后,当地群众说洪水退了一些。经过侦查发现,此时桥面已基本露出水面,但对岸的入村道路仍然被水淹没,不具备通行条件。此时,借助消防救援的橡皮艇沿对岸被淹没的路基逆水而上成了接近被困人员的唯一选择。

暴雨继续肆虐,没有丝毫停下的迹象,如果不及时行动,一旦洪水再次淹没桥面,将难以进入对岸村落实施救援。前方告急,人民危难,现场各方救援力量商议后决定立即展开救援。正当消防救援队员们将橡皮艇往桥面与对岸道路连接处放置时,负责观察水位的李新文大喊道:“涨水了,赶快撤离!”随即听到“轰”的一声,脚下的桥面急速坍塌,站在桥上的同志还未撤离,就全部掉落洪水。

汹涌的洪水裹挟着碎落的混凝土向大家袭来,黑暗中,都不知道是谁掉到了河里。刚刚浮出水面,李新文看到旁边快速划过一个身影,他拼尽全力一把抓住其手臂。“我感觉有人拉了我一把,才把自己稳住,跟着一个大浪打过来,拉我的人就被冲走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县应急局的李新文”,参与救援的平寨乡副乡长王永红回忆说。

29日17时46分,经过连续48小时的持续搜救,终于在距离垮塌桥梁下游2公里处找到李新文,而他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一线。

担当敬业,用真心守初心

李新文生长于丘北县城边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喜欢绘画的他,一心想着长大后能绘就家乡美好的发展前景。1998年,从昆明纺织工业学校毕业的李新文,回到家乡工作,在基层一线一干就是17年。

17年里,他历任扶贫专干、宣传干事、安全员、综治专干等职务,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先后两次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2015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调原县安监局工作,两年后任股长。单位的调整、职务的变化,从未改变他为家乡造福的初心。

即便是2019年刚做完肾结石手术,李新文也立即投入工作。局领导让他多休息几天,他却说,“年初我们局新挂牌,职能多、任务重、要求高,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前几个月又去驻村,好几个案子还压着呢。”为了核清案件事实,找准法律依据,他一头扎在卷宗里,有时在案子上一盯就是几天不回家,他们办公室的灯也总是亮到深夜。正是这样的精致、细致,他所带领的政策法规股办案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为县应急局荣获2020年度文山州行政执法案件评查优秀等次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按照全州“大应急”建设要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调整到县应急局。原本应急指挥股和政策法规股“一肩挑”的李新文,再次挑起了“防办”的重担。面对无人员编制、无技术人员、无专业装备、无工作经验的多重困难,他带领股室人员迎难而上,边学习、边应急,白天处理业务工作,晚上“补习”法规政策,以“啃硬骨头”的精神逐一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入汛以后,他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认真做好应急值班值守编排和应急指挥系统管理,及时梳理分析汛情雨情,既当指挥员又当安全员,生怕自己的一点疏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作为一名应急人,是保民平安的初心催促他一次次重装上阵。无论是案件查处,还是行政许可;无论是危化品处置,还是应急救援任务,李新文总是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2016年丘北县腻脚乡6·07道路交通事故救援,2017年非煤矿山动态巡察,2018年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2019年查处销毁非法烟花爆竹,2020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李新文不是在消除安全隐患的路上,就是在处置灾害事故的途中,可以说,在丘北大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李新文的身影。7年的应急生涯,李新文先后参与查处安全生产违法案件150余件,处置灾害事故20余起。

人民至上,用大爱铸忠诚

2022年新年,李新文在单位的廉政墙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以财为草,以身为宝”。这也是他22年勤政为民、扶弱济困的真实写照。多年负责烟花爆竹零售店、加油站的审批和监管,凡是不符合规范的,他总是第一时间指出问题、督促整改。面对不法企业的请吃、送礼等行为,他始终严守规矩、不逾底线。

李新文家庭并不宽裕,每月工资除去房贷,还剩下2000元左右,他从来不会大手大脚乱花一分钱,但每当单位组织义务捐款,他往往是最先响应、捐得最多的一个,500元、200元,他都毫不犹豫地捐出去。

2019年在温浏乡干石洞村驻村期间,当得知一名初三学生家庭困难后,他立即把自己身上带的钱全部捐给了这名女孩。当看到群众卖土特产路途遥远,他利用微信、QQ发布消息帮农户推销农产品,很快销售一空。看到村中黑灯瞎火,出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他向单位争取资金为干石洞村安装50盏路灯。他积极动员群众外出务工,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还为村里的10多名留守儿童买了书包、文具等,圆了孩子们的“微心愿”。

李新文还是一个“热心肠”,平时老家上寨村大大小小的事他总是很热心。隔壁邻居吵架了,遇到什么事,他总是爱给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村上有什么困难,他总是主动协调帮助解决,所以上寨村500多户人家几乎都认识他。

“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我的榜样,我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在父亲的感召下,女儿李湲湲进入大学后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积极追求进步、品学兼优,大三时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虽然走了,我们全家都很想念他,他是为人民牺牲的,是我心中的大英雄,我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人民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李媛媛泪流满面地说。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受灾受困群众脱险受益的背后,是应急人倾其所有的大爱。李新文长期奋战在应急管理前沿阵地,为安全守护、为生命逆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应急人“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

 

谢红芬:植根山区教育  书写大爱芳华

谢红芬,女,彝族,1983年4月出生,云南大理州宾川县拉乌完小一级教师。自2003年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她始终坚守在山区、坚持“阅读铸魂”理念,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理念有效融合,用自己的坚守,奋力托举起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她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全国“乡村阅读榜样”、云南省科技兴乡贡献奖、云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坚守初心使命,扎根山区教育

拉乌完小位于宾川县最为边远的山区少数民族乡,距县城92公里,条件艰苦。谢红芬所任教班级和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宾川县名列前茅。在很多人看来,谢红芬的优秀,足以让她获得很多调往县城的机会,进而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最关键的是可以和家人团聚,为何要独守山区?面对这些疑问,她的回答是:“总要有人坚守才行,我是本地人,就应该坚守。”正是这样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谢红芬投身山区教育一干就是19年。多年来,谢红芬坚持关心关爱留守、孤残、单亲家庭和家境困难儿童,除了为他们开展家访送教,还积极向公益机构和爱心人士争取结对资助10万余元,受益学生60多人。

奉献于阅读铸魂,喜作山区教育点灯人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谢红芬坚持“教书、育人”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学校阅读室空间小、藏书有限,无法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她就自己出资把家里的房间改成了一间儿童阅读馆。2016年,她被评为“乡村教师奖”,获得10万元奖金,她把这笔奖金全部用在了阅读馆建设上;同时,她积极争取到上海微笑公益机构“儿童公益悦读馆”项目。截至目前,馆内藏书3200多册,办借阅卡人数达371人,刷卡借阅量约16000人次,为了方便孩子们换书,她还把自己在学校里约10平米的宿舍布置成了换书站。

立足于民族文化,愿作文化传承探索者

自身的经验让谢红芬深刻理解到大山里的孩子对外界的渴望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做好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同时,谢红芬注重把彝族文化教育传承融入其中。在她的牵头努力下,拉乌完小成立了彝族文化才艺社团,开设了歌舞、彝语、民族乐器等课程,并聘请拉乌民间艺人和乡土文化人才,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授课;在拉乌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她积极组织开展“彝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争取资金为学生订做了彝族服装,把当地的彝族“打跳”等传统舞蹈编为课间操。她辅导孩子表演的歌舞曾到昆明、香港、上海等地参加比赛及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好评。谢红芬老师潜心家风建设,2019年聘请为宾川县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后,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最边远、最分散的大厂村深入到村、小组活动室、农户家中开展家风宣讲,深受群众的喜爱。2021年,她被州委宣传部、州妇联聘请为大理苍洱“金花”宣讲团成员,至今累计宣讲35场次,受益群众1800多人次。

 

鲍卫忠 :边疆法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生命践行司法为民

鲍卫忠,男,佤族,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一级法官。2021年10月21日,鲍卫忠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10月23日不幸去世,年仅45岁。

2017年,因实绩突出,鲍卫忠被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16年至2018年,鲍卫忠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被记三等功;先后被追授为全国模范法官、云岭楷模,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和“云南省政法英模”,被评为“感动临沧2021年度人物”、临沧道德模范。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他是佤山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鲍卫忠作为佤族法官,积极参加院党组学习研讨,组织党支部认真开展大学习、大研讨。他说:“我们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阿佤山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他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忠实践行着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光荣使命。

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他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急先锋

2015年8月,鲍卫忠带头认真梳理2013年以来结案的执行案件,清理出案款未全部执行到位案件41件,未执行到位案款总额300余万元。在他带领下,执行局自2015年以来办理854件执行案件中,无一起“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发生。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和“云岭总攻”阶段,他带领干警奔赴一线,1095个攻坚“执行难”的日日夜夜,他熬白了头发,熬红了眼睛,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建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650件“钉子案”“骨头案”全部化解。

一心为民,公而忘私他是边疆各族群众的“老黄牛”

在一个5000元的纠纷案件中,他带着干警6次到现场调解办理,用双语为当事人释法明理,并借助特邀调解、村组人员、民族长者等多方力量反复做当事人思想工作,只为在执结案件基础上尽可能化解双方矛盾积怨,促成案结事了人和。

2019年以来,鲍卫忠带领党员干部领走村串寨深入农户家中,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在每年春节期间深入挂钩村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传递到党员群众心里。为让有限的司法救助金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对每位申请人他都一一审核、认真走访、反复斟酌,尽力为其争取和办理救助手续。在他任职期间,累计发放司法救助金9097万元,为61位特困申请人解了燃眉之急。2021年10月21日下午发病前,他还在工作群里叮嘱执行干警办理一起司法救助申请事宜,“司法救助快送过去!”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崇法尚德,清正廉洁他是法官职业本色的诠释者
当代“鲍公”!这是群众对他的由衷赞许。

工作以来,鲍卫忠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许,称赞他执法公正、心系百姓,称赞他为民服务、执法先锋,称赞他公正执法、清正廉洁。他毕生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官的职业本色,正如他生前笔记所写:“人生苦短,清心寡欲,爱恨随意,余生安好”。他做到了清正廉洁,也留下了满身清气。

 

江燕、毕先弟:社科专家常年干坐“冷板凳”潜心研究,使珍贵古籍文献活起来

江燕,女,汉族,1969年11月9日生,中共党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毕先弟,男,汉族,1969年2月19日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因为一份喜欢和执着,凭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和毅力,江燕、毕先弟夫妻30年默默坚守,使“藏在深山人不识”的珍贵古籍文献活起来。

板凳甘坐十年冷

人生三十年,匠心三十载。江燕、毕先弟分别于1991年、1992年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从此与图书文献结缘,一干就是30余年。夫妻俩打心底敬重和热爱古籍整理研究这份看似枯燥的“冷板凳”工作,整理馆藏古籍10万余册,把青春写在了云岭大地上。

在平凡中成就不凡

古籍整理编撰,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长期在封闭的有害气体环境中工作,他们只能通过佩戴简易防护装置,来完成所有图书的清理、编号、上架等工作。在编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馆藏古籍书目》的那段时间,他们每天进库有时达十几次,皮肤发红发炎、眼睛刺痛等症状持续很久,“白加黑”“5+2”的满负荷工作成为他们的标配。

相知相伴的“神雕侠侣”

江燕、毕先弟入院伊始便是邻居,所属部门也在同一楼层,因对文献研究整理的热爱而结缘,成为单位里有名的“神雕侠侣”。编纂《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一书时,夫妻俩常常为辑录何书、选用何条史料、哪句话需删节等问题展开讨论,这种从工作延续到家庭的学术辩论成就了彼此。

砥砺前行匠心筑梦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江燕、毕先弟数十年积累,以绣花功夫把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使“藏在深山人不识”的云南珍贵文献活起来。

2021年9月26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即将召开之际,《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一书正式面市。该书是基于江燕、毕先弟数十年积累,将沉睡中的文献史料,串成一幕幕云南古代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生动而活泼的画面,向世界展示云南古代生物多样性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与“云南经验”。

 

张天连:坚强母亲照顾两瘫痪儿子17年:“生了他们就一定要养”

张天连,女,壮族,1981年5月出生,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书院社区居民。17年来,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悉心呵护两个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的儿子,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艰难的家。

张天连一家5口人,17岁的大儿子银银从小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和智力残疾,从文山州砚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一直瘫痪在家,每天起床、穿衣、洗脸、吃饭、下床、上下楼、大小便、洗澡等生活琐事都由母亲张天连一人负责。15岁的二儿子涛涛也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长期只能靠轮椅生活,最小的女儿才5岁。为了维持一家5口的生计,丈夫陈玖良常年在外打工,每个月定时寄2000-3000元不等的生活费给她和3个孩子,除去房贷2000元,她和3个孩子仅靠余下的1000元生活。

银银和涛涛年幼的时候能自己走一点,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不断加重,腿部肌肉日渐萎缩,行走变得越来越艰难,现在两人都需要坐轮椅。哥哥银银常年瘫痪在床,由于智力残疾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弟弟涛涛很懂事,也爱学习,三年前,张天连除了每天照顾好银银和小女儿,还坚持每天接送涛涛到文山州砚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上学。但涛涛的体重不断增长,远比瘦小的母亲还要重。文山州砚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后,每月为涛涛送教上门2个课时。涛涛说:“希望有一天可以站起来,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帮她捶捶背,帮她洗一下脚,为她做点喜欢吃的菜。妈妈每天把我和哥哥抬上抬下真的非常辛苦。希望能多读一点书,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后有能力就当一个小卖部的老板,自食其力的同时也可以照顾妈妈和哥哥。”

面对不能自理的两个儿子和年幼的小女儿,张天连没有放弃,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选择咬牙坚持,先后带着两个儿子到昆明、文山、开远等地寻医,即使自己高血压、腰椎颈椎等病痛缠身,仍然悉心照顾好三个儿女,悉心操持家庭。张天连说:“老天接连给我们家开了两次玩笑,我们两口子不知道抱头痛哭过多少次,哭过之后,擦干眼泪,还是要坚强面对现实,承担起责任。孩子虽然残缺,但生了他们,就要养好他们!”

17年来,张天连从未放弃过。对于自己的付出,张天连说得很简单:“他们只要需要我照顾一天,我就会照顾好他们一天。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

 

陈斌:康巴汉子接续赡养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接起家庭爱心接力棒

陈斌,男,藏族,1975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30多年前,无依无靠的茨里布称被家住德钦县升平镇的陈斌母亲拉姆领到家里,母亲去世后,陈斌接过了义务赡养老人的接力棒,让茨里布姆的幸福生活一直延续下来。“父母亲在临终前,一直叮嘱我们要善待老人,我们也一直待她如自己的亲人。”陈斌如是说。

悉心照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陈斌和妻子工作都很忙,但再忙他们也不会忘记茨里布称,将她当作亲人一样照顾。转眼间,陈斌的孩子要上大学了,陈斌和妻子要送孩子去上学,只能找来亲友照料茨里布称。亲友对陈斌一家赡养茨里布称的义举打心底佩服,也很乐意帮忙照看老人。

几年前,升平镇政府提出可以让老人到敬老院居住。因为敬老院条件好,陈斌夫妇就将老人送到了敬老院。在两个星期的出差结束后,他和爱人第一时间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当看到老人孤独无助的眼神时,两人心里都很难过,当天就把老人接回家中照料。每天,陈斌和妻子下班后就要老人端上热饭热水,隔三差五为老人洗澡搓背。
如今茨里布称八十六岁,耳朵失聪,并伴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经常大小便失禁,都需要陈斌的爱人清理换洗,陈斌两口子照顾老人更加无微不至。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30多年的爱心坚守,30多年的接力传承,梅里雪山脚下的这段佳话留下的是感动、是钦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演绎。

 

赵悦希:“90后”女记者险情中临危受命,机智勇敢面对歹徒

赵悦希,女,1993年9月生,云南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记者。

赵悦希工作期间一直坚守一线记者工作,2021年1月22日,在震惊大众的持刀劫持人质事件中,赵悦希依照警方现场安排部署,负责协助分散歹徒注意力,她巧妙而不露痕迹地与歹徒周旋,为特警成功处置争取了时间,在这场“战斗”中贡献出了一份外柔内刚的女性力量。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

2021年1月22日下午5点许,昆明市某中学发生一起持刀劫持人质案。事件中,嫌犯向警方提出要与手持记者证的女记者对话,否则将伤害人质。昆明警方迅速联系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部,希望给予支援。接到指令后,当时在现场的记者赵悦希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随后,赵悦希依照警方现场安排,拿了饮料慢慢走近嫌犯,心中默念保持冷静,按照嫌犯要求喝水、出示记者证、拿拍摄设备来录像……在这个过程中,赵悦希借助“用昆明话还是普通话”“你是哪里人”等简短问题以稳定嫌犯情绪,分散他的注意力,为特警成功处置争取到了时间。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1月25日,微博端话题“昆明女记者”等相关话题阅读量为12亿,8万次讨论。网友评论:“吾辈楷模,真的骄傲!”“要做就做这样的记者!”赵悦希在关键时刻体现出了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充分展现了新闻记者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日常勤于实践钻研践行新闻为民服务使命

2017年10月,赵悦希进入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工作,期间一直是一线记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提前结束春节假期返岗,深入社区、医院、隔离观察点等防疫一线参与报道,采写了数十条有关防疫的民生新闻。

入职三年来,她采访扎实、勤于钻研,发表了一批质量高、社会反响良好的调查报道,并为她积累了作为新闻工作者面对突发事件的工作经验。入行不久,赵悦希接到采访任务,学府路居民反映雾炮车频繁作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接到选题后,赵悦希前往学府路,经多次采访调研,撰写了《2018昆明空气质量下降雾炮车围国控空气监测站作业》系列新闻,荣获2018年云南新闻奖三等奖。她调查报道的公租房非法转租事件引起了公租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最终根据新闻报道相关线索,主管部门对非法转租公租房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2020年,赵悦希通过暗访、调查、检测等,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了《火车站周边小贩兜售充电宝30元不到即可到手》系列报道,被各大媒体转载,引起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市场检查,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此外,在“黑医馆”“三无小玩具”“黑车拉客”等调查报道中,赵悦希始终高度重视新闻真实性,做到现场取证、持之有据,反复核实、一丝不苟,切实让媒体的舆论监督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工作、团结鼓劲的效果。

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赵悦希稍作休整又重回岗位,投入工作。她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需要的时候,必须挺身而出,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新闻人。我也相信,面对昨天这样的处境,换成任何一位同事一定也会挺身而出。今后在记者岗位上,我也一定会认真工作,肩负好记者的职责,牢记新闻为人民服务。”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