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文明网首页 >> 曲靖 >> 许萍:让古籍“活”起来 云南文明网

许萍:让古籍“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2-05-10来源:曲靖文明网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本是游春赏景的好时节,别人都走进大自然感受桃红柳绿的无限春光,许萍却在曲靖市麒麟区图书馆的办公室里安静地做着古籍修补复原工作,精细又专注,即使窗外鸟语花香,仿佛也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工作中的许萍

化腐朽为神奇

一页泛黄破损的古籍被铺在案板上,轻轻拿起镊子,屏住呼吸,一点一点、一个字一个字地将支离破碎的字、词复位,然后,用饱蘸清水的毛笔轻轻地在表面均匀地来回刷动,既要有力度,使纸页与案板之间的空气得以排出,又不能太过使劲,防止本就残损的古籍受到新的伤害。一番操作,等到所有操作结束,这页古籍等待晾干,许萍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记者抬表一看,40分钟已经过去。许萍告诉记者,今天这个活计是最简单的,若碰上破损程度更高的,一页消磨一两个小时是常事。

棉纸做的纸钉

俗话说,纸寿千年。传承文化薪火,讲好曲靖故事,古籍修复保护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许萍就是这样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古籍修复前后对比

说起许萍与古籍修复的缘分,时间回到2014年。当年,麒麟区图书馆有一批需要修复的古籍被送到云南省图书馆,由于这一技艺奇缺,在排队将近1年、修复将近1年、花费5万元后,这批古籍才得以修复。这件事让麒麟区图书馆的领导想到培养一个可进行古籍修复的人才,生性恬淡、做事认真的许萍成为最佳人选。跟着云南省国家级古籍修复专家杨利群学习之后,许萍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并成为杨利群最为得意的弟子。作为目前为止曲靖图书领域唯一一个古籍修复师,许萍自2014年从事这一工作以来,将近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操作就是许萍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别人看来枯燥而单调的工作,她却甘之如饴。她说,每一次古籍修复就像做一次外科手术,看到原本破烂不堪、无法识别的古籍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一次的铺平——吸水——补洞——压平——剪裁——装订后变成一本让人赏心悦目的可供阅读之物,她心里就美滋滋的。

采集的天然染料

古籍修复是个技术活,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工作。许萍的动手能力很强,同时很善于学习、思考和不断创新,她将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基本技艺反复研究,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手法。为了节约开支,她自己动手制作装订古籍时需要的纸钉、书标。古籍修复崇尚“修旧如旧”,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这一目标,平日里画油画、对色彩有着独特感受的她从自然界中找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来蒸煮、调汁,进行染纸、染绢试验,一次次试验后,找到了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法。黄香花、蓝蝶花、洛神花这些别人用来美化生活的什物,在她手里就成了让古籍焕发新生的宝贝。最让她开心的是,通过多次试验后,她发现翠山漫山遍野的麻栗果是使新纸作旧的最好的原料,她和丈夫花了一天的时间捡拾了几大口袋送给自己的老师,老师开心得合不拢嘴。

麒麟区图书馆有古籍4339册,耕时8年,许萍修复了40多册共计4000多页,九牛之一毛。每天,许萍都很忙,忙着让这些泛着历史光芒的古籍早日“复活”。她说,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怕自己修复的速度赶不上古籍破损的脚步。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早日加入这个行业,对于新来者,她将不遗余力地与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一点点心得体会,为修复、保护古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微光,也有力量。(曲靖日报记者 杨学荣)